佛教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文化 > 历代高僧
佛教常识
佛教经典
素食健康
寺院巡礼
历代高僧
慧苑
时间:2011/07/06   作者:佚名   人气:3852 

年代:?年 --?年 国籍:中国









 

  释慧苑(约7-8世纪),华严宗学者。长安人,俗家姓氏及生卒年月均不详。他是唐代华严宗创始人法藏的弟子,出家之后,精研内典,深明法义,不久即成为法藏的上首弟子。宋《高僧传》卷六称赞他“少而秀异,蔚有茂才”。他研究《华严经〉,深明奥义,突破旧框框,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。从这一点上说,慧苑的治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。

  慧苑的师父法藏,生前为八十卷《华严经》作《略疏》,仅完成四分之一就圆寂了,剩下未完成的遗稿,由慧苑和同门宗一共同续写。其中宗一写了二十卷(巳佚),其余部分,都是慧苑完成的。慧苑写的这一部分,名为《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》。他为续写此书,曾下过一番功夫,他说:“鸠集广略之文,会摄旧新之说:再勘梵本,仇校同异;顺宗和教,存之以折衷;简言通义,笺之以笔削”。这部书,据近代学者黄忏华先生说仅存十三卷,原书多少卷,己无法查考。

  慧苑在《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》中,依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对其师法藏的判教提出异议。他认为法藏的判教,是受了天台宗判教的影响,在名称上虽有所不同,但除了增加一个“顿教”之外,其余名异而实同。按天台宗的判教是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,法藏的判教是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五教。其中“小教”就是天台宗的“藏教”;“始教”就是天台宗的“通教”;“终教”就是天台宗“别教”;“圆教”两家相同。因此他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,将佛判为与天台四教不同的另外四教,这四教是(一)迷真异执教(人天教),(二)真一分半教(声闻、辟支二乘数),(三)真一分满教(初心菩萨教),(四)真具满教(如来藏教)。用此四教概括全部佛法。又他所立四教的后三教,各立通、别、随部、随义四宗。他用自己所立的四教作为华严宗新的判教,废除其师法藏的五教说。

  另外,慧苑又将其师法藏的十玄缘起说,改为十德相和十业用两重十玄门。十德相是:(一)同时具足相应德,(二)相即德,(三)相在德,(四)隐显德,(五)主伴德,(六)同体成即德,(七)其足无尽德,(八)纯杂德,(九)微细德,(十)如因陀罗网德。

  十业用是:(一)同时具足相应用,(二)相即用,(三)相在用,(四)相入用,(五)相作用,(六)纯杂用,(七)隐显用,(八)主伴用,(九)微细用,(十)如因陀罗网用。

  慧苑上述自判四教和改法藏的十玄缘起说为两重十玄的主张,不为华严宗正统派的学人所接受。如华严学者澄观在所著《华严经疏钞》卷三和卷十中,对慧苑的主张进行了批判。他说:“析十玄之妙旨分成两重,徒益繁多,别无异辙......德相业用虽异,不妨同一十玄,无不该摄”。但宋《高僧传》的作者赞宁对慧苑的评价很高。他说慧苑“有勤无惰,内外该通;华严一宗,尤成精博”。还说他“禀从贤首之门,不负庭训之美也”。

  慧苑对华严宗的另一贡献是他著有《新译大方广佛华产经音义》二卷,这是一部工具书。初学华严的人,参考此书,可以做到“不远求师,览无滞句,旋晓字源”。此外,据说他还著有《纂灵记》五卷(改订法藏《华严经传记》而成)和《华严旋澓章》一书行世。

  慧苑从法藏受学十九年,他的著述虽不为后世学入所重视,但他那种治学的精神,还是值得赞扬的。他的学术思想,自成一家,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,产生过一定的影响,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。

页面功能: 【字体:  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顶部
上一篇: 智升
下一篇: 道一

版权所有:法门寺 www.famensi.cn     www.法门寺.cn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陕(2022)0000016
地址: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: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-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:76940583
电话:0917-5254002(客堂) 0917-5256955(佛学院教务处) 0917-5254154(佛协) 传真:0917-5254146 邮箱:fms@famensi.com
若有缘:供佛、供佛指舍利、布施、斋僧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。 户名: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: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